close
它是日治時代的台中市公所,屬於台中州廳所管轄,就建在州廳對面,
落成於1920年首任市長是金子惠教,建物是仿文藝復興末期的建築
式樣,正面玄關看來就像希臘巴特農神殿的模樣,有數支白色大圓柱,
還有那半球形的屋頂讓人印象深刻。(其他相片在more內)
(正面)
它是一棟二層樓建築面積不大,但看起來蠻莊嚴的,光復後一直由
KMT所佔用,是國民黨台中市黨部,最近幾年才改為藝術空間,
提供展場給藝術家們使用。
(側面)
根據我手中的資料民國十五年時,台中市人口有38094人,其中本島人
27456人,日本人(內地人)9927人,外國人(包含中國人)711人,
所以當時日本人所佔的比率是二成六。
(內部)
內部的房間現在改為展覽館,地板是木質地板,看來還蠻高級的,
我去的時候正好遇到中國"吉林市藝術展"。
二樓也有展場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