構樹古時候的人把它的樹皮敲打成布,稱為穀布衣,原住民也一樣會做,唐宋時期
也用它的樹皮做成紙幣使用,它的葉子可以做鹿的飼料因此被稱為鹿仔樹,它的果實
紅色,藥用上稱為楮實,有強壯、利尿之效,葉子與樹皮也可當藥用。
構樹古時候的人把它的樹皮敲打成布,稱為穀布衣,原住民也一樣會做,唐宋時期
也用它的樹皮做成紙幣使用,它的葉子可以做鹿的飼料因此被稱為鹿仔樹,它的果實
紅色,藥用上稱為楮實,有強壯、利尿之效,葉子與樹皮也可當藥用。
這也是山上常看到的植物,它的羽狀複葉的背面長有孢子,其孢膜呈腎臟形因此被
稱為腎蕨,全草可當中藥材,有清熱、消腫、解毒之效。
因為它的果實有長刺,很容易黏上衣褲,因此台語稱之虱母,又因它的葉子
有3~5個淺裂,習慣稱它「三腳破」,是台灣低海拔地區常見的植物,全年
可採,全株及根都可入藥,能消炎止痛,清熱解毒。
蓖麻原產於非洲,二大戰期間日本缺乏石油,就用它的種子提煉油料供飛機使用,
因此鼓勵農˙民種植,現在則廣泛分布在全島低地,它的種子光滑有暗褐色斑紋,中醫
稱它為蓖麻子,可提煉蓖麻子油,臨床上可做為瀉劑,種子有劇毒不可食用。
原產於東南亞,台灣也有野生的,它的種子形狀像豆子,其實它並非豆科植物,
它的根、葉、種子可入藥但也有毒性,所以要小心。
生長於台灣全境山麓叢林至海拔1200公尺間之向陽地區,它的果實具有鹹味是天然的
植物性鹽,可以食用所以又名埔鹽、山鹽青、鹽東花等。也可取其根及枝幹切片曬乾
入藥,有袪風、化痰、也可治糖尿病及肝病。
龍眼又稱桂圓,也是常見的水果之一,通常在八月成熟,龍眼乾為常用中藥,
有溫補脾胃、安神補氣、補血,可治虛弱、失眠、健忘等,但龍眼乾不能一次
吃太多,因為它會膨脹造成腹脹及消化不良。
貓鬚草是以它的花蕊形狀像貓的鬍鬚而得名,它原產於南洋,台灣也有零星栽種,
藥材取其全草稱化石草,有利尿消炎之效,可治腎結石。
台灣平地到低海拔地區都能看到,提到益母草就知道它對母親有益處,葉形很像
艾草,民間稱它鴨母草,通常是在夏季生長茂盛而花未全開時,採收地上部分
曬乾後使用,全草有利水、調經、活血之效。
在台灣中低海拔都能見到它的蹤影,它的葉子很大,葉柄很長看起來有點像木瓜樹,
通脫木去皮之後它的莖髓呈白色,且質鬆而輕脆易切成薄片,是藥材也是美勞課中
最好用的天然保麗龍,它的莖和花都可當中藥,有消炎利尿之效。
台灣的山區不論海拔高低都可看到它的蹤影,民間稱它為「老鼠拖秤錘」。它是匍匐
在地上的草本植物,果實成熟時變得紫裡透亮,讓人垂涎三尺,為多汁的漿果可惜不
甜,稱不上美食,它的全草可當藥材,有消炎、解毒、解熱之效。
又名蘆莉或紫莉花,花期在夏到秋季,消渴草容易栽種,耐旱又耐熱,扦插即能繁殖,
因此在都市的公園或人行道旁常可看到,全草可作藥,民間的使用經驗認為有消炎、
生津、消渴、利尿之功效,可治糖尿病。
它的葉子形狀像豬耳朵因此又名豬耳草,多年生草本,台灣由平地到高山均可見,
若煮成涼茶,清淡爽口,為市售青草茶重要原料之一,台灣民間多稱其為「五斤草」
,中醫最常用的是它的種子稱車前子,為利尿滋補藥。
台灣全島低海拔田野隨處可見,民間都稱它珠仔草或野甘草,它的葉子細嚼有甜味,
因此它也是青草茶的重要材料之一,有清涼解渴之功效。